做报纸就是做艺术,2017年,华西都市报再度蝶变。从2017年的第一天开始,华西都市报天天推出人文周刊,提升人文价值;做24小时的历史底稿,彰显记录价值。我们努力把更好的报纸呈现给你。
双品牌融合发展的观念也注入了这张纸。当你翻开华西都市报,也就打开了封面新闻的一个入口;当你点开封面新闻APP,比华西都市报更快更多更有趣的资讯将扑面而来。
对这次新年的改版,省内、国内各地各行业众多读者、用户反响热烈,有祝福、鼓励,也有诚挚建议。
著名画家东方腾弘:
阅读清单里不可或缺
新改版的报纸更有艺术感
2017年全面改版后,华西都市报引发本土艺术界的热议和点赞。著名画家东方腾弘在第一时间阅读了新改版的报纸。“很是让人惊喜。”他说,“版面更漂亮了,而且有强烈的艺术感,改版后的内容也更生活化,更接地气。”
对于东方腾弘来说,华西都市报在他的阅读清单里不可或缺。他和华西报的缘分要始于报纸刚创刊的时候,“那时我才22岁,家里就订了华西都市报,每天都看,可以说是全家人都喜欢这张报纸。”
这么多年过去了,在东方腾弘这个老读者眼里华西报变得不一样了,“我觉得是在朝好的方向走。现在你们报纸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涉猎广泛,新闻不仅紧随时代,而且也紧跟当下老百姓关注的热点,最难得的是,报纸还做得很时尚。”
东方腾弘说:“虽然现在信息时代,人们从微信和网络上都可以了解新闻资讯,但是报纸新闻的公信力和品质感确实是其他媒介很难比拟的,希望今后你们保持国内一流报纸的水准。”
指艺科技CEO李荣超:
像杂志也像新闻APP
双品牌融合体验佳
“感觉很惊艳。活泼的版式设计、鲜艳的色彩,很像一本杂志,让人很有阅读的欲望,阅读体验很棒。”指艺科技CEO李荣超谈及华西都市报的改版很有感触,“更让我感到意外地是内容。改版后的华西都市报,内容上更偏重于人文和深度报道,这点也跟杂志很像。当然除了像杂志,我在改版后的华西报上也看到了新闻APP的元素,里面大量的图片和活泼的版面都让人仿佛在手机上阅读新闻那般自然,这也是华西都市报和封面新闻双品牌发展的一个表现,我认为融合地非常好。”
乐山市美协副主席余龙:
文化报道比重加大
有了新阵地 文化更自信
“我对华西都市报很有感情。”即将年满60岁的余龙说,华西都市报对嘉州画派和嘉州画院很“偏爱”,文体和副刊版面曾多次大篇幅进行报道。特别是2010年重组后,嘉州画院在打造乐山文化品牌过程中,华西都市报多次报道了其峨眉秋拍、彝家新寨等文化事件,为嘉州画院的涅槃重生声名重振起到积极作用。
华西都市报新一轮改版加大文化新闻在报道中的比重,余龙对此连说了3个“非常好”。“有了新阵地,文化更自信。”余龙表示,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亿年峨眉、千年大佛、百年沫若交相辉映,为广大文艺创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但光有素材还不够,还需要有好的创作环境,这离不开各界的支持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亚洲最大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
自然发现等内容提升内涵
希望成为青少年科普窗口
亚洲最大昆虫博物馆在青城山发现的世界最大水生昆虫,就是华西报率先报道,并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反响,进一步促成了该种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亚洲最大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认为,华西报改版后,推出了天天副刊的栏目,进一步提高报纸的人文价值。其中增加自然发现、博物馆等内容,不但提升了报纸的深度和内涵,更成为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科普窗口。希望华西都市报更多关注成都生态,尤其是动物中种类最繁多的类群——昆虫。让喜欢昆虫的读者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成都本土昆虫知识,更加热爱我们生活的城市。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东阳 谢燃岸 杨帆 杨雪 丁伟 杨尚智
编辑:李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